(通訊員 唐江閻)在永州市中醫醫院住院樓,每天飯間總能看到藥膳坊工作人員提著慢性病患者定制的膳食進行送餐。這是該院營養科推出的"辨證施膳"服務場景,標志著中醫藥膳正式納入慢性病規范診療體系。營養科醫師楊利萍介紹,將千年中醫智慧轉化為現代食療方案,讓《黃帝內經》"五谷為養"的養生哲學落地為精準的膳食處方。
在2025年醫療服務提升年行動中,永州市中醫醫院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醫院營養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為指導,率先建立“臨床-營養-膳食”診療體系。營養科與心血管科、內分泌科等8個專科建立聯合門診,針對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12類慢性病開發特色藥膳。楊利萍創新設計“四診九質”辨證模型,通過脈診、舌象等辯證患者體質,結合檢驗指標生成個性化膳食方案。
膳食坊每日供應20余種藥膳。以糖尿病膳食為例,采用湘蓮、黃精、山藥、薏苡仁等道地藥材,配合膳食指南,使餐后血糖明顯降低。
62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張先生向筆者展示營養科醫生為他定制的"健康餐盤":雜糧飯(生重計:大米50g+紅米5g+黑米10g+藜麥5g+黑豆10g+薏米10g),搭配小炒牛肉(60g精瘦牛肉配20g芹菜)、白灼菜心(200g)、荷蘭豆炒山藥(各30g)及30g圣女果,總熱量精準控制在600kcal,營養配比符合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金標準。據經跟蹤監測,張先生餐后2小時血糖較常規飲食平均下降2.3mmol/L。
隨著藥膳坊飄出陣陣藥香,永州中醫人正用一粥一飯書寫著大健康時代的中醫答卷,將“寓醫于食”的智慧惠及更多群眾。